土地鹽堿化原因與防治措施
土壤鹽堿化是指土壤含鹽量太高(超過0.3%),而使農作物低產或不能生長。 形成鹽堿土要有兩個條件:一是氣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臨界水位);另一是地勢低洼,沒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鹽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該地 區又比較干旱,由于毛細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發后,便留下鹽分:日積月累,土壤含鹽量逐漸增加,形成鹽堿土;如是洼地,且沒有排水出路,則洼地水份蒸發后,即留下鹽份,也形成鹽堿地。
在嚴重缺乏淡水的地區,如:西北黃土高原,由于淡水資源不足,與農業生產發展供需矛盾尖銳,采用低劣質水灌溉是人為造成的土地鹽堿化的重要原因。無計劃開墾荒坡地,濫砍亂伐,破壞植被,使裸露土壤的地表蒸發量增大,也易形成土地鹽堿化。
技術因素對土地鹽堿化的影響主要是在灌區的土地次生鹽堿化的形成與發展方面,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大型水庫和引河灌區建設過程中沒有從經濟、生態和社會三方面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尤其缺乏環境影響評價。對可能發生的灌區次生鹽堿化問題,沒有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這是導致灌區大面積土地鹽堿化發生的直接原因。
(2)灌、排渠系不健全、不配套,不能滿足灌區合理灌溉,及時排澇防洪和降低地下水的要求。
(3)渠系設計強調自流灌,渠系設計水位偏高,渠道滲漏,加上工程不配套,灌水技術水平低,土地不平整,大水漫灌,田間灌溉滲失水量也大,渠系有效利用系數低。單位流量控制面積太大,干渠每年輸水時間過長,地下水缺少回降時間,長期處于高水位。
治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治理鹽堿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種稻、防滲等);農業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種、輪作、間種套種等);生物改良措施(種植耐鹽植物和牧草、綠肥、植樹造林等);和化學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質,如石膏、磷石膏、亞硫酸鈣等) 四個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因此必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
|
|
蔬菜種植 |
|
玉米種植 |
|
牧草種植 |
|
草坪種植 |
|
花卉種植 |
|
小麥種植 |
|
大豆種植 |
|
棉花種植 |
|